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不,伊人久久精品视频,日本а中文在线天堂,欧美久久香蕉

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財經 >
2019年減稅降費目標2萬億元 政府的錢從哪里來?
來源:國是直通車 2019-04-04 08:26:34

作者:馮玲玲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全年將減稅降費近2萬億元。

2018年減稅降費的目標是1.1萬億,今年在去年的基礎上增加了將近1萬億的目標。

面對這么龐大的數字,財政部部長劉昆說,受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等因素的影響,今年中國財政收入增長將有所放緩。

中央有壓力,地方也不輕松。

一些省份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年減稅降費的目標。譬如,江蘇全年為實體經濟企業降本1600億元以上;浙江力爭為企業減負1500億元以上;江西1000億元以上。此外,云南、貴州、河北、寧夏分別提出900億元以上、400億元左右、300億元和80億元以上的目標。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 制圖

減稅降費的這些錢要從哪里來填補?哪些地區壓力最大?這些壓力該如何緩解?國是論壇特邀業內知名專家學者,對于減稅降費的疑問一一解答。

減稅降費對財政收入的影響大嗎?

劉劍文

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

用減法換加法和乘法

影響是肯定有的。減稅降費會使財政收入減少,進而影響財政支出,尤其是剛性支出。但減稅降費后企業負擔減少,能更好地擴大生產,所以它實際上是用政府收入的“減法”來換取企業效益的“加法”和市場活力的“乘法”。

白景明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未必減收,可能增收

減稅和降費,體現在財政收入上有所不同。對于財政收入來說,降費就是減收,但減稅會激發企業活力,最終未必減收,反而可能會增收。

溫來成

中央財經大學財稅學院教授

不會影響宏觀大局

減稅降費對國家財政收入有一定影響,但不會影響宏觀經濟大局。今年中央提高了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同時新增3萬億的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更大規模減稅降費”不會對國家財政產生太大影響。

汪德華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局部地區會面臨較大壓力

減稅降費帶來的財政缺口可以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和提高財政赤字來彌補,而且今年稅基在擴大,稅收隨之增長,總體來看,這種壓力肯定可以平衡。但局部地區或面臨較大困難,這點值得關注。

劉 穎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稅收研究所副所長

對生產和消費是利好的

減稅降費對地方財政收入的確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但總體來說,對生產和消費都是利好的,這是肯定的。

哪些地區壓力大?

白景明

相對均衡,差異不大

壓力確實存在,但各省情況各不相同。衡量地方財政壓力要看減稅額占地方稅收的比重,從這個角度看,各省減稅降費的壓力相對均衡,差不太多。

溫來成

中西部壓力大

從各省財政情況看,中西部省份因為經濟規模有限,面臨的財政壓力稍大。像東部地區的浙江、江蘇等省份本身財政寬裕,壓力相對較小。

劉 穎

小微企業多的省份壓力大

各省在制定減費降稅目標時,會依據上一年減稅規模、企業經營狀況等指標來參考,不太會制定給自己帶來巨大壓力的目標,各個省份心里大概都有底。但小微企業多、實體經濟比較集中的省份減稅降費的壓力稍大一些。

劉劍文

肯定是經濟欠發達地區

肯定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壓力更大,經濟發達地區因為稅源充足,壓力自然小一點。從全國范圍看,東北地區和西部地區省份壓力偏大,東部和東南沿海地區壓力相對較小。

汪德華

經濟增速低的地區壓力大

本身財政增收形勢不太好、經濟增速不高的地區面臨的壓力更大,比如中西部地區。另外,政府不能更好地挖掘存量財政資金潛力的地區,相對來說困難更大。

壓力如何緩解?

白景明

讓有限資金發揮更大效益

減稅降費雖給財政帶來一定壓力,但達不到財政“吃緊”的程度,不要夸大這種影響。采取正確的措施,可以有效緩解財政壓力。第一,注意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科學制定支出標準,使有限的資金發揮更大的效益;第二,調整支出結構,盤活存量資金。

溫來成

各地方需采取針對性措施

第一,通過發債彌補財政缺口;第二,嚴格遵守政策邊界,應征不漏、應免不征,不能隨意“搭車”;第三,通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企業經濟效益提高,擴大稅基;第四,降低政府行政支出和公共管理成本,壓縮不必要的支出。各地方可采取適合本地區的針對性措施,來緩解減稅降費帶來的壓力。

汪德華

提高自身發展能力

各省在做預算報告時都會照顧到平衡性,但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是否真正達到了平衡還有待觀察。最重要的是提高各省自身經濟發展的能力,另外國家可通過加大轉移支付的力度和精準化水平,幫助壓力較大的困難地區。

劉劍文

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

在減稅降費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提高政府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同時適度發行債券來彌補財政缺口。

劉 穎

樹立信心很重要

要平衡財政壓力,樹立信心非常重要。包括對經濟發展前景以及解決國際貿易爭端問題,要充滿信心;其次,要讓企業發展有內生動力;第三,除了減稅降費,政府其他的支持性政策一定要經過嚴格論證,把錢真正花在刀刃上。

宏觀稅負指標下降了,

為何有些企業感到稅負在上升?

白景明

困難企業獲得感較少

各企業所處的階段性情況都不相同。處于困難階段的企業由于銷售額少,減稅幅度就小,得到的減稅紅利就相對少一些。但大部分經營狀況正常或良好的企業都能切實感受到減稅紅利。

劉 穎

宏觀與微觀稅負計算口徑不同

宏觀稅負與微觀稅負的計算口徑本身就有差別。另外,以前有些行業在不規范的環境下存在“跑冒滴漏”的問題,如今在規范的環境下,種種不規范因素被堵住,企業成本上升,需繳納的稅款增加,可抵扣的項目比預期少,所以有些企業感覺稅負反而上升了。

溫來成

各行業情況各不相同

每個行業、企業有自身不同特點,所以可能會造成國家整體賦稅在下降,但具體到某一個行業或企業時反而有所上升,比如營改增就面臨這樣的問題。

劉劍文

減稅效果不是立竿見影

減稅效果是要通過一定時間才能顯現的,不是立竿見影。而且,中央對于減稅效果的評估標準也進行了一定調整,這些因素都會導致企業對減稅降費的感知存在差異。

汪德華

稅收征管越來越規范

過去有些企業在稅費繳納上存在不規范的情況,近年來國家稅收征管逐步走向規范,所以有些企業會覺得稅負增多。另外,雖然稅率在不斷下降的,但稅基也在不斷擴大,所以企業會覺得稅負沒有變化或反而有所增長。

關鍵詞: 減稅降費 2萬億元
相關文章

減稅降費政策正加快落地 可為企業減負逾3000億元

主持人左永剛:作為2019年的重要事項,減稅降費政策正加快落地,除了4月1日開始推進增值稅改革以外,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了降費措施,更多

2019-04-09 08:42:01

央企經營實現開門紅,與減稅降費組合政策的發酵是

■閻岳在昨日國務院國資委舉行的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彭華崗介紹的一組數字引起了筆者的注意,今年第一季度,央企上交稅費6494 4億元,同比更多

2019-04-17 11:27:26

2萬億元減稅降費效應顯現,我國財政收入增速將保

■本報記者 包興安財政部近日公布數據顯示,1月份至5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9919億元,同比增長3 8%。較今年前4個月5 3%的同比增速進一更多

2019-06-17 16:34:25

減稅降費措施全速推進,今年第二波3000億元規模降

■本報記者 包興安6月24日,央行發布消息,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等相關部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多措并舉、精準發力,更多

2019-06-26 13:43:40

財政部部長劉昆:確保更大規模減稅降費落實到位

本報記者 包興安受國務院委托,財政部部長劉昆6月26日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作2018年中央決算的報告。報告顯示,去年,財政更多

2019-06-28 08:40:03

2萬億元減稅降費措施基本出齊,下一步將深入落實

主持人楊萌:201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已經成功閉幕,但在本屆論壇上,釋放出的政策信號有哪些?這些信號又將為我國未來經濟發展帶來哪些改變?■更多

2019-07-04 08:11:07

確保減稅降費政策精準落地 稅務總局派36個督查組

□ 本報記者 蔡巖紅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作出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的重大決策部署,如今半年有余,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是否精準落地?納更多

2019-07-22 08:47:58

2萬億元減稅降費目標已完成58.5% 1.15億人免繳

主持人陳煒:7月23日,國家稅務總局發布最新稅收數據、減稅降費情況等,上半年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1709億元。與此同時,根據財政部日前發布的更多

2019-07-24 08:57:48

國家稅務總局:堅決把該減的稅減到位,把該降的費

本報記者 包興安7月24日至25日,國家稅務總局黨委書記、局長王軍赴天津稅務部門開展主題教育專題調研。王軍表示,堅決把該減的稅減到位,更多

2019-07-28 09:29:18

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 一億多人無需再繳工薪個

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讓企業人民過好日子一億多人無需再繳工薪個人所得稅□ 本報記者 蔡巖紅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讓企業和人民過好更多

2019-08-02 13:47:5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丹东市| 鱼台县| 新绛县| 内乡县| 晋州市| 佛冈县| 乐都县| 绥中县| 鄢陵县| 凌海市| 驻马店市| 宜兰市| 大同市| 昌黎县| 乌拉特后旗| 林甸县| 夏河县| 洪湖市| 卢龙县| 岱山县| 永年县| 龙岩市| 泸定县| 安图县| 高安市| 百色市| 惠州市| 宜黄县| 红原县| 扶风县| 灵台县| 扶沟县| 增城市| 利津县| 双流县| 崇信县| 邳州市| 黔江区| 长治市| 武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