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開欄語】
水是萬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一定意義上就是一部治水史。無數水利工作者前赴后繼,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守護著江河安瀾,滋養著中華沃土。讓我們隨著他們,解鎖水利興邦、惠澤萬家的傳奇故事。
茆智,著名農田水利學專家,引領我國和世界水稻節水灌溉理論與技術發展,被譽為“節水大師”。60余年科研生涯,他的研究成果覆蓋農田灌溉、水肥調控、減排、治污等方面,填補多項國內外空白。1992年至2001年間,其成果在河北、湖北、廣西、寧夏等地160多萬公頃農田推廣應用,增產糧食27.4萬噸,節水13億立方米,創造4億多元經濟效益,截至目前仍持續惠及我國水稻灌區。2023年,茆智去世,享年91歲。
王仁坤,被譽為“我國特高拱壩設計領域的技術帶頭人和領軍人物”,主持攻克300米級特高拱壩安全控制等數十項重大關鍵技術。近40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先后主持設計建成了國內外20多座大中型水電工程。2013年建成投產的溪洛渡水電站,是當時國內僅次于三峽的世界第三大水電站,也是世界首座超千萬千瓦裝機的拱壩樞紐工程,是名副其實的“大國重器”。
李圭白,中國高濁度水處理技術的奠基人之一。他開發了全新的地下水除鐵除錳工藝,在十幾年內推廣到全國80%以上的地下水含鐵錳水廠,讓我國在該技術領域進入世界先進行列。針對水處理中的凝聚和絮凝難題,他帶領課題組研制出我國第一臺流動電流檢測儀,使我國成為第二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他創新出的高錳酸鉀及其化合物工藝,為我國飲用水的污染治理開辟了新的途徑。他一直堅持“生命不息,奮斗不止”,60歲做實驗,70歲下現場,80歲寫文章,90歲出專著,用無盡的熱情和智慧勾畫著我國水工業發展的宏偉藍圖。
鈕新強長期投身長江流域水利工程設計與研究。30余年來,他主導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引江補漢工程等國之重器建設。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主要負責人,鈕新強主持攻克丹江口大壩加高、穿黃隧洞建設、膨脹土邊坡治理等難關,保障了1432公里 “水上立交”的落成。中線工程顯著改善了京津冀豫等北方地區的水資源短缺狀況,保障了沿線數千萬人的飲用水安全。
根據商務部重要生產資料監測系統監測數據顯示,本周(2023年8月28更多
2023-09-12 10:28:29
據商務部重要生產資料市場監測系統顯示,8月26日至9月1日,陜西省更多
2023-09-12 10:22:07
據商務部重要生產資料市場監測系統數據顯示:8月26日-9月1日,從監更多
2023-09-12 10:28:57
海關總署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我國進口煤炭44333萬噸,較去更多
2023-09-12 10:17:37
上周市場情況綜述 產地方面,上周主產地價格延續反彈。上月底停更多
2023-09-12 10:24:53
據商務部重要生產資料市場監測系統顯示,本周(2023年8月21日—8月更多
2023-09-08 11:21:00
據駐馬店市商務局重要生產資料市場監測系統顯示,8月第4周(8月21更多
2023-09-08 11:20:02
據商務部業務系統統一平臺重要生產資料市場監測系統數據顯示,8月更多
2023-09-08 11:14:11
山西省應急管理廳山西省地方煤礦安全監督管理局關于確認山西古交煤焦集更多
2023-09-08 10:18:15
9月7日,在江蘇蘇州舉行的2023年國際能源變革論壇發布了《2023能源更多
2023-09-08 10:26:48